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ag捕鱼王官方网站|秋日踏访红军沟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9:06    次浏览

本报记者罗珺永萍姚斌昨日的子木达沟,成了今天的红军沟。这里有直插云霄的陡峭岩峰,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,还有蜿蜒流淌的江源溪流。这是一个秋日的上午,胸怀敬仰,我们踏访红军沟。沟口,两面鲜红的红军军旗雕塑赫然竖立,上书“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”、“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”,肃穆凝视间,我们不禁追寻起过往的历史。1936年6月底,甘孜会议结束后,红二、四方面军从这里出发,向北川阿坝地区挺进。当时的行军路线大致是:唐摇沟→西倾寺→鱼托寺→绒玉→王柔→丁果→亚尔堂→作木沟→阿坝。在班玛,红军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,党的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。当地的藏族群众第一次从红军的口中听到了共产党、革命、救国、民族、解放这样一些很新鲜的词语。除了口头宣传外,红军还通过藏族战士(川康地区参加红军的)印发了藏文传单,宣传队书写了许多标语,至今仍保留在红军亭石壁上的“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!安庆宣”的巨幅标语,就是当时红二方面军安庆分部路过子木达沟时留下的。如今的红军沟里,有红军亭、红军桥、红军路、红军泉、红军哨所、红军宿营地、红军墓、红色展览馆等。脚踩泥泞,四顾青山,沿着红军路,走向红军亭。为存留念,1985年,班玛县政府修建了结合藏汉建筑风格的“红军亭”,将一面石壁上留存的红军标语“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!安庆宣”保护于亭内,使其世代相传,标语透着历史的厚重感,印证着红军经由此地的足迹。继续前行,百米开外的红军墓直入眼帘。这座墓地原本位于班玛县阿什羌寺旁边的山坡上,距县城7公里处,它修建于1936年,当时仅为大土冢,墓堆上有大量的玛尼石和哈达。2006年8月1日,班玛县政府将“红军墓”迁移到红军沟内,面积20平方米,墓前竖一石碑,红色呈长方形,刻字“红军墓”。在墓前,陪同我们“重走长征路”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曹军山拿起相机,给我们留下了今生无法忘怀的珍贵记忆……